你和精英之间的差距,就是刻意练习后的产物

作者:老李校长
来源:老李校长(微信号:w9148500)授权转载


1


我们在社会上混,如果想取得些成就,如果一个人太守道德规则,这个肯定不会成功,成功人士你去翻翻老底,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肯定干过不守道德的事,等大家到了社会上就知道,社会上很多事边界模糊,有利可图,但是道德上肯定站不住脚,这时候就需要你先下手为强。

而那些被道德束缚住的人循规蹈矩,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所以所有事情都遵守道德的人,容易被那些在这方面看得开的人所超越。

可如果一个人总是不遵守道德,那么他也会受到惩罚,因为一直这么做下去,肯定会得罪很多人。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时候该不道德,什么时候该道德,这个边界在哪里?我问我一个出家的僧人朋友这个问题,这个僧人说了四个字,刻意练习。

我听完一拍大腿,恍然大悟,对呀,不断的去做,去刻意练习,时间长了,很多事的感觉自然就会出来:哪些事该摆脱道德的约束,哪些事要遵守道德,慢慢就会有了感觉。这个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部分成功人士都是行动力很强的人,做事情多了,自然知道事情的边界和做事的分寸感。


2


灵活尺度大,是成功的人士的一个特点。

可这个玩意书上教不来,刻意练习的产物。

之前在我们的共读书《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中提到了成为顶尖高手的策略是:刻意练习,书中系统、完整的呈现了如何进行刻意练习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每个人都适用,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比较迅速的收到反馈和对比,那么,接下来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共读这本成为高手的秘籍——《刻意练习》。

首先来介绍一下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Anders Ericsson, Phd),他是“刻意练习”法则研创者,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康拉迪杰出学者。他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是该领域世界顶级研究者之一。

艾利克森博士曾出版过这一主题的几部学术专著:《从平凡到卓越:前景与局限》《通向卓越之路》《剑桥专业特长与杰出表现指南》等。《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是他于2016年出版的畅销书,首次向大众读者普及“刻意练习”法则,这也是他首次出版的中文书。

好,废话不多说,我们进入第一部分有目的的练习。



3


有目的的练习里有这么几个概念


 1.要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2.包含反馈

 3.要走出舒适区


1
要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不制定目标的训练都是耍流氓,有目的的练习,主要是“积小步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的,它需要你制定明确的具体目标。

拿我自己来说,近几年刻意练习最多的事情就是写作,我的刻意练习模仿的对象是谁呢?水库论坛的欧成效,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每篇文章都是模仿欧成效的风格。

其实写作方面模仿自己喜欢的作者,好像是写作界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我听过马伯庸的一场关于写作的课,在课程里,他说他刚出道的时候,模仿的对象是《银河英雄传说》的作者田中芳树。

另外,我回想起来我做大客户销售模仿的对象,是我以前的领导姓靳,叫靳连杰,我主要模仿他与客户聊天的随意风格,我刻意模仿他的那阵子,总是找机会跟他一起拜访客户,记住他说话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神态表情,回家慢慢品味琢磨。

回头想想,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刻意练习,包括谈恋爱,做生意都可以进行刻意练习。这么说来,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每个阶段都一个值得模仿的目标,这个目标是我们刻意练习的对象。


2
要包含反馈

我们在练习某件事儿的时候,不可能一直都正确且有效率,那么如何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呢,这就是教练、老师等的作用所在了,他们会告诉你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常见问题是什么,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什么,这些反馈,都是让你快速提升能力的法宝。就算没有老师或教练,自己也可以通过朋友、网络等获得反馈。

以上是书里的官方解释,我自己的经验是,除了音乐,体育类的反馈老师可以在旁边,商业类的,创意类的刻意练习是没有老师在旁边的,那么反馈就是看数据,看结果。比如我刻意练习模仿别人的某个运营活动,如果反馈的数据差,结果差,那么就复盘,自我总结不断调整,生意就是这么一点点磨出来的。

反馈,修正结果是一个好的习惯和做事方式,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


3
需要走出舒适区

书里说:这是有目的的练习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其实这样的事儿在生活里经常发生,当达到一个水平以后,不加以刻意练习,再多的训练也会卡壳在瓶颈期,甚至还会比以前差。

我怎么看走出舒适区这个事,大家想想自己这么多年错过了,这么多风口,难道大家不吸取点教训么,窝在自己舒适区是多么目光短浅的一件事。

每次新的东西出来,我们守在自己的舒适区看巴巴的看着,最后反应过来,自己也傻眼了。前车之鉴,我们必须走出自己舒适区去学习新的东西,不断学习,不断走出舒适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逼迫大家不断学习,走出自己刚建立的舒适区,这种生活方式很累我承认,但是也没办法,走出舒适区也是给自己创造机会,也是逆袭的机会。




本文经老李校长(微信号:w9148500)授权转载,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作者简介:

老李校长,西部工薪阶层出身,刚毕业的时候是月薪2500元的销售,最后华丽转身为两家公司的创始人,公众号老李校长创始人

  • 1、刺猬实习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 2、刺猬实习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刺猬实习",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刺猬实习或将追究责任
  •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刺猬实习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