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卖课赚2000万的北大教授离职:到底是平台重要,还是个人能力重要?

网络卖课赚2000万的北大教授离职:到底是平台重要,还是个人能力重要?

网络卖课赚2000万的北大教授离职:到底是平台重要,还是个人能力重要?

作者:职场木沐说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职场木沐说(ID: mumushuo2017)

本文已获原作者转载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号“职场木沐说


这几天微博热搜上关于北大教授薛兆丰辞职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知识网红薛兆丰又登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网络卖课赚2000万的北大教授离职:到底是平台重要,还是个人能力重要?


2017年,被称为知识付费的元年,得到,分答,值乎等知识问答平台相继崛起,这些平台的崛起说明对于有价值的知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付费购买。


也就是在去年,薛兆丰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法律经济学教授的专业身份,在“得到”上开设专栏《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受到大量用户的喜爱,一度成为知识付费领域的标志性作品。


目前该专栏的订阅量达到25万,按照每份199元的价格来算,专栏为平台带来的营收是4975万,扣除平台分成,薛兆丰个人会获得超过2000万的收入绝不是无稽之谈。


针对这条热搜,吃瓜群众除了关注知识付费的巨大潜力外,也将焦点集中在了北大教授这个身份对于薛兆丰在工资外实现巨额收入的作用上。


观点1: 北大身份加持,造就流量和收入奇迹


网络卖课赚2000万的北大教授离职:到底是平台重要,还是个人能力重要?


网络卖课赚2000万的北大教授离职:到底是平台重要,还是个人能力重要?



观点2: 个人有能力有本事很重要


网络卖课赚2000万的北大教授离职:到底是平台重要,还是个人能力重要?


虽然网上也有对薛兆丰“北大教授”身份质疑的声音,说他不是编制内教授而是外聘教授,但是并不影响我们对这一现象和热点进行如下进一步思考,而这也恰恰是网友的分歧所在:


到底是平台重要?还是个人能力重要?



01


平台的价值


所谓平台,尤其职业上的平台,是指我们供职和服务的单位,企业和组织。一个好的平台会带给我们有形和无形的价值,资源以及机会。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起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此概念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把马太效应用于现实生活,就会发现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从而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在职业发展中,毋庸置疑的是,好的平台拥有多方资源的积累优势,从而使职场“马太效应”越发显著。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越混越好,而有的人越混越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具体来说,好平台的价值主要在于这几方面:


1.成熟的管理体系和流程


这体现在大/好平台完善的培训体系,标准的工作流程,成熟的工作方法,明晰的职责分工等。


刚从校门出来,初入职场的人进入到这样的平台,就可以直接学习和上手工作,而不会无所适从,迷失方向。


更重要的是,平台可以帮助你建立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思维,甚至影响你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2.充足的资源,广泛的人脉


好的平台尤其顶级平台,汇聚了足够的资金,优良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以及素质高,能力强的同事。


在上述强大资源的支持下,很多好的idea,想法和目标都更容易实现。尤其如果你想在某一行业能够大展拳脚,一定要去那个行业的顶级平台。


3. 为个体提供良好的信用背书


好平台本身就是口碑和品牌的代名词,比如一提“世界500强”,大家马上想到好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培训制度,员工素质高等关键词。


因此位居好平台,你无需自卖自夸,自然会被贴上好平台的那些标签,成为你个人能力的信用背书,让你在竞争中轻松碾压差平台的人。


知识网红薛兆丰就是背靠北京大学的平台优势,获得在“得到”开辟专栏的机会,加上本人的确肚子有料,才斩获25万订阅用户。


试想如果薛兆丰是二三流大学教授,他是否能第一时间获得“得到”的青睐,并投入全部资源推广他的网络课?


就算是“得到”认同他的才能和学识,广大人民群众是否能第一时间买账?花钱听一个二三流大学教授白话经济学?


答案不言自明。


从这个角度讲,好平台是助燃剂和加速器,只会让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越来越强,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成功。



02


平台的错觉


我们在承认好平台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价值时,又很容易被这光环迷惑,如果你问自己:到底是因为自己真的很牛逼,还是自己所在的平台牛逼?


一个冷冰冰的事实告诉你:


平台再好,和你无关。


有些人在大单位或名企混到一定级别,就觉得自己特牛,特有本事。没错,他们的能力大多必须得到认可才会获得升迁。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下属对你毕恭毕敬,满脸堆笑?为什么客户老喜欢巴结拉拢你?为什么你出去开会,递上名片,总会得到艳羡而欣赏的目光?


你以为是自己颜值高,能力强,聪明绝顶,武功盖世,个人魅力大?


NO!别人看重的不过是职位带给你的可调配资源,而不是你本人。


在好平台待久了,你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公司的资源是你的,傲人的工作业绩全是靠个人努力达成的。


而当你出去后才发现人走茶凉,你和普通人没啥区别,没人会再在意你,那些之前在意逢迎你的不过是因为你在好平台的头衔罢了。


央视前主持人白岩松曾开玩笑说:“把一条狗牵进中央电视台,每天让它在一套节目黄金时段中露几分钟脸,不出一个月,它就成了一条名狗。”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真实地写道:


“我离开36氪之后的确被很多PR、创始人和投资人删了好友,原因大概是因为他们觉得我离开了36氪就没有利用价值了,这也很正常。


不过现在很多人又慢慢开始联系我,因为我正在做的事情体现出了我的可利用价值,所以那些走了的人又回来了。”


离开了平台,离开了以前能轻易调动的资源,你就什么都不是。



03


在好平台,打造个人品牌


不可否认,能够进入好平台的人都是过五关斩六将,在面试环节脱颖而出,被看中被挑进来的,大部分都不是草包。


然而有些人进入大公司后安于现状,习惯了舒适的工作环境,缺乏创新和风险意识,对外界新事物失去敏感度,从而成为“温水煮青蛙”。


当有一天危机来临,被裁员或解雇时,才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在人才市场的优势和竞争力,欲哭无泪。


平台再好,能力不行,早晚出局。


有机会进入大平台,其实只是刚刚开始。聪明的人会借助平台的优势,资源和人脉,用心打造自己的生态圈,人脉网,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和竞争力,并逐渐打造个人品牌,让平台的背书为自己赋能。


薛兆丰在这方面无疑做得非常完美。利用北大教授的身份授课演讲,尤其在互联网世界不断曝光,使个人形象和品牌认知度越来越高,并在知识付费的大潮中占尽先机。


坐拥25万订阅用户的薛兆丰选择此时离开北大,完成了从依附平台向个体崛起的华丽转身。


他现在是否还是北大教授,已经不再重要。


写在最后:


《纸牌屋》里有句台词道出了平台和能力的本质:


“有些人是占着平台的光,却以为自己身上也有光。一个人最可怕的,就是把平台当能力,高看了自己。”


理性认识到二者的关系,就会明确自己在平台上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抓住一切机会好好锻炼和提升自己,放下虚荣和浮躁,不被眼前的光环和名气所麻痹,每天进步一点,每天成长一点;


永远保持危机感,从不放弃对新知识,新领域和新事物的好奇心,位居高位仍拥有空杯心态,与人为善;


充分利用平台现有资源,为自己职业的下一步发展未雨绸缪,铺路搭桥,并用心结识优质人脉,甄别未来的合作伙伴。


平台是起点,更是撬动未来实现飞跃和突破的那根杠杆,就看你是否懂得巧妙而聪明地运用。



— THE END —


木沐是谁?


  • 清华大学MBA,战略总监

  • 10+年知名外企高管经验

  • LinkedIn专栏作家,在行一点(原分答)专栏作者,36氪特邀作者,微博认证职场博主

  • 专注于职场和个人成长领域研究

  • 深刻洞察职场生态圈,擅长全方位高效沟通,规划个人成长路径,并深谙高情商管理


作者:职场木沐说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职场木沐说(ID: mumushuo2017)

本文已获原作者转载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号“职场木沐说


  • 1、刺猬实习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 2、刺猬实习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刺猬实习",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刺猬实习或将追究责任
  •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刺猬实习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推荐